歡迎來到上海大器租車公司!
作者:上海大器租車公司???時間:2021-01-24 09:30
不得不說,最近針對威馬汽車的聲音真的不少。從上交所發布消息說威馬準備上市之后,就陸續有很多不明身份的組織或個人給威馬找麻煩,羅列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試圖在威馬即將上市這個關鍵時刻給這家車企潑臟水。當然了,正如我們早前介紹過的那樣,這些試圖潑到威馬身上的臟水,對威馬的上市進程構不成任何威脅。
如今威馬的上市進程正在不斷推進,有消息指出,威馬的招股書很快就會對外公布(具體時間未知)。而最近,又有不少媒體開始拿著威馬的銷量做文章了。
銷量的背后是你看不到的銷量確認統計規則
最近,四大***陸續發布了12月及2020年全年銷量數據,其中蔚來汽車12月銷量7007輛,全年銷量43728輛,高居四大***榜首。理想汽車緊隨其后,12月銷量6126輛,全年銷量32624輛。小鵬汽車位居第三,12月銷量5700輛,全年銷量27041輛。而排名第四的威馬汽車12月銷量2588輛,全年銷量22495輛。
如果對比全年銷量,威馬盡管位居四大***末位,但和第三名小鵬的銷量差距并不大。但問題在于12月,2588輛的數據不僅相比三位對手存在明顯差距,甚至相比威馬11月銷量(3018輛)也出現了下滑。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差距呢?原因出在一些細節上。
所有企業在上市之前都必須根據在地證交所的要求進行財務和關鍵數據的審查。蔚來,理想,小鵬的上市地為美國紐約交易所,即納斯達克。其擁有著非常寬松的銷量**確認規則。
而中國股票市場從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成立之初,我國的相關金融大佬就看到了美國借股票泡沫控制全球金融市場的野心,因此從1990年開始,我國**兩家股票交易市場就都采用了非常嚴苛的,旨在最大程度去泡沫化的嚴格IPO前審查機制。
因此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威馬,在核心數據審查上自然嚴格很多。按照上交所規程進行銷量數據統計的威馬,其銷售數據是沒有水分的,也沒有多少“操作空間”。同時,國內股票市場在**的另外一些細節上,和美股市場也有根本性的區別。
例如就新車銷售這個部分,上交所要求的單車銷售額是需要排除諸如分攤到單車上的運營及營銷費用等“非直接相關支出”。而美股則無此**。 也就是說假設賣出去一臺標價15萬元的新車,如果使用國內**規則剔除掉一些分攤費用后,這輛車的****只能算12萬左右。而在美股市場,這輛車可以直接用15萬上報。
因此無論是銷售數據還是營業額,營業收入等數據上,威馬和另外三家美股上市的***車企,都不能進行直接橫向對比。
說到底,錢還是很重要的
盡管威馬和另外三家采用了不同的合規制度,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12月另外三家的車,哪怕是用國內合規程序,也是會比威馬賣得更好一些的。原因何在?其實和產品本身沒太大關系,原因出在營銷上,又或者說,出在誰燒的錢更多的問題上。
在美股上市的三家***,先后通過多次定向增發獲得了大量資金支持。其中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自2018年上市以來,蔚來先后在2019及2020年進行過多次定增,一共獲得了超過660億**幣(100億美元)的資金。
理想汽車在2020年上市后,在2020年12月2日進行了一次定增,募集了18億美元資金。而小鵬緊隨其后,在2020年12月9日進行了第一次定增,募集了21.6億美元資金。截止到2021年1月初,三家美股上市的造車***通過定增獲得的資金就高達130億美元(合842.4億**幣)。
在國內上市,其實很有必要
這么多的錢,自然很有利于產品的推廣,因此銷量更好也是很正常的。看到這里你一定要問了,既然在美股上市,審查難度低融資容易,為什么威馬當初不選擇去美股上,而一定要在國內上呢?
實際上威馬這么做是一種必然。從一開始,威馬便是一家根正苗紅的民族車企。威馬這家企業做產品的使命是做普惠型產品,希望能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智能純電動車,在某種程度上,威馬和手機圈的小米,在使命感上有著一定相似之處。
為什么威馬的民族企業特性如此強烈?這和威馬本身的造車模式密不可分。威馬汽車所倡導的自建生產鏈方式,目前已被整個行業認可。威馬模式對于產品的品控把控等方面,讓威馬在其他競爭對手質量問題頻發的時候,憑借著穩定的質量,博得了用戶及行業的高度認可。
考慮到威馬本身是一家做智能汽車的企業,其高科技企業性質正好與目前國家對高科技民營企業大力扶持相吻合。簡單來說,威馬作為頭部造車***之一,又處于純電動車這個新戰場,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國家新能源車彎道超車戰略“成色”的代表,威馬在國內上市,特別是選擇**剛開板的科創板,無論是對于科創板的國際形象,我國高科技企業的對外展示還是威馬本身的長遠發展,都是有利無弊的事情。
其次,威馬汽車在包括5G車用化,自動駕駛商用化等當今汽車行業最前沿的科技領域有著不少突破。因此威馬汽車作為我國在智能汽車,在汽車智能化這方面的標兵企業之一,于國內而非國外上市,也有其必要性。實際上在國內上市的程序相較在國外上市要復雜得多,流程也要長很多。如果威馬只是為了錢而沒有其他更大的愿景的話,那么大可到國外上市,完全不必花大力氣在國內IPO。
還有一個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車企,特別是威馬這類做智能汽車的車企選擇在國內上市,還有數據安全上的考量。海外上市的企業,需要接受海外監管機構的定期審查,審查的內容之一就是數據。現在包括威馬在內的四大***全都做智能汽車,他們的服務器上都存著大量的用戶個人數據甚至是一些私密信息。如果選擇在國外上市,差不多等同于把這些國內的機密用戶數據,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外國人眼前。
要知道這絕非我們在危言聳聽。最近新聞有這么一個事情:特斯拉和Space X公司現在共享了非常多的數據,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國道路和地標等精確數據。而根據美媒介紹,SpaceX和美國國防部有關于數據的合作,因此理論上,特斯拉在中國獲得的數據,可以用于美國高精度**的制導數據。換句話說,美國**攻擊我們,會變得更精準,原因僅僅因為,中國道路上跑著大量的特斯拉。這已經不只是企業數據安全的問題,往大了說,這還關系到我國的****問題。因此威馬執意選擇在國內上市,想必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實際上從目前威馬的Pre-IPO前融資的結構來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國家對威馬的扶持力度在加大。在2019年底威馬宣布的100億**幣融資中,投資的主角基本都是地方**下屬的投資機構。而威馬傳出即將**科創板消息后不久,一些證券行業的權威媒體便陸續推出過多篇文章,探討科創板對于新能源車行業的正面意義。盡管這些文章只字未提威馬,但意味已然明顯。
如今的威馬,憑借著堅定走民族車企,產業報國的道路,已經得到了來自國家的肯定和證監局的扶持。因此我們幾乎可以說,選擇在國內科創板上市的威馬,可能沒有美股上市的車企們那么光芒萬丈,但像威馬這樣的企業,才是我國產業騰飛的真正支柱。